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帮助中心
首页 | 红盾通告 | 信息中心 | ASP技术 | 数据库 | 网页设计 | 网管专栏 | OICQ攻略 | 墨客频道 | 网站运营 |
当前位置:首页 >> OICQ攻略 >> QQ安全 >> 正文
最新信息
·自我保护 教你三招QQ聊天记…
·学会火眼金睛 识破QQ欺骗地…
·披露你的Q号和Q币被黑客盗…
·解密QQ聊天记录文件存储方…
·QQ聊天避开木马病毒攻击的…
·QQ盗号木马新手段 慎防假冒…
·菜鸟小技巧:准确识别QQ盗…
·葵花宝典 QQ防黑大全
·防止QQ密码被破解的技巧
·邮箱今天你上锁了吗?
资料搜索
热点信息
·QQ被盗、密码重设、号码申…
·专家建议修改QQ密码别忘使…
·如何正确填写号码申诉表呢…
·QQ密码破解与对策全攻略
·QQ安全中心的系统安全检测
·教你在公司偷上QQ的绝密技…
·解密QQ聊天记录文件存储方…
·用木马取得远程电脑上QQ聊…
·QQ病毒的手工清除方法
·“QQ大盗”变身盗号能手偷…
推荐信息
·QQ安全防范新十二计


Google
 
一波三折搞定QQ木马病毒
〖来源:QQ派对 | 编辑:Cloudy | 浏览:人次〗

前几天,同学在QQ上收到一个人传来的文件(见图1),十分欣喜地打开,结果什么都没有,然后就发现自己也在不停地给人传文件,于是找我帮忙清除。其查杀过程一波三折,现成此文,以供大家参阅。

  



  1.轻松搞定伪装品

  先删除了他接收到的文件,然后用进程查看软件TroyanFindInfo(下载地址:http:// nj.onlinedown.net/soft/36670.htm)查看一下系统中所有进程。很快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进程(见图2),虽然名称是RUNDLL32.EXE,但其他的诸如版本、产品名、说明都和微软的RUNDLL32.EXE不同。

  



  另外,该文件保存在System目录下,而同学的系统是Windows 2000,系统自带的RUNDLL32.EXE应该保存在System32的文件夹中。基于以上的判断,初步断定该进程为木马进程,于是就用TroyanFindInfo中的“Edit→Kill process”(编辑→结束进程)关闭掉该进程。同时把C:\WINNT\System\目录下的木马原文件也删除。最后在注册表中查找所有的开机自启动项目,找到和刚才删除的RUNDLL32.EXE有关的键值即可。

  小提示

  ★进程查看软件很多,比如以前介绍过的IceSword,本文介绍的TroyanFindInfo等。我个人喜欢用TroyanFindInfo,因为它比较小巧,信息也比较全面,实用。当你自己不能判断出进程文件时,还可以点击“Save”(保存)按钮,保存好LOG文件,然后传给高手,让他帮忙分析。

  ★以前大多数QQ病毒都是通过发送病毒网站地址来传播的,现在也有不少通过QQ直接发送病毒文件,比如,使用图片图标的EXE文件,大家在接收来自好友或陌生人的消息及文件时一定要提高警惕,最好先询问一下对方是否发过该信息或文件,以免无畏中招。

  ★开机自启动在注册表里的具体位置可以参见本刊2005年第1期的《中毒后遗症,妙手来清除》。

  2.清除病毒的“幕后黑手”

  本来以为是一个Easy Case,可刚回到家,同学就打来电话说好像木马没清除干净。过去一看,果然又出现了原来的状况。按照刚才介绍的方法先行处理过后,再回想一下整个操作,推断出可能木马把自己的分身隐藏到了系统的某个角落。

于是打开“我的电脑”,在菜单栏上点击“工具→文件夹选项”,在弹出的“查看”选项卡里将“隐藏受保护的操作系统文件(推荐)”和“隐藏已知文件类型的扩展名”两项的勾选去除,再选中“隐藏文件和文件夹”里的“显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夹”(见图3)。

  

  进入系统目录里,仔细看了一下WINNT、System、System32的目录,果然不出所料,发现了“.exe”和“notepad.exe”两个特殊的文件,根据刚才查杀System目录下RUNDLL32.EXE的经验,这些文件既不是系统自带的程序,文件的属性又和刚才删除的RUNDLL32.EXE属性类似,可以推断出这些文件就是木马文件,自然将其删除。最后,再去注册表,检查一下所有的启动项目。

  小提示

  ★系统自带程序都有各自特定位置和图标,比如开始要删除的“RUNDLL32.EXE”,如果是系统自带程序,那在Windows 2000/XP中保存在系统目录里的System32文件夹里。

  ★类似于“ .exe”和“notepad.exe”这类的木马文件的命名抓住了人们心理上的弱点,对相似东西会忽略掉。如果隐藏了扩展名,本例中的这两个文件粗粗看一眼就很容易忽略掉。还有一种就是用比较类似的字母或者数字来代替,达到混淆的目的,比如“I”(大写I)、“l”(小写L)、“1”(数字1)或者是“O”(字母O)“0”(数字0)就很容易拿来混淆。

  3.最终善后

  好事多磨,当我正暗自得意时,突然发现所有应用程序都无法使用,还弹出如图4所示提示,于是继续解决问题:到Window的系统目录里把“Regedit.exe”的扩展名改为COM,不理会警告再运行,即可打开“注册表编辑器”,然后再到[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Classes\exefile\shell\open\command]将“默认”键值改回“%1 %*”。再以“”和“notepad”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结果又发现注册表的一处键值,即[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Classes\txtfile\shell\open\command]也被修改成了“notepad %1”,修改回默认的“NOTEPAD.EXE %1”即可。
  最后,为了保险起见,再用安装的杀毒软件对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查毒,发现QQ目录中的“TIMPlatform.exe”也是木马,去QQ的目录里一看,发现还有一个文件“TIMP1atform.exe”,经过查看属性,查毒,确认它是被木马改名的原“TIMPlatform.exe”文件,改回后,一切正常。

  



  小提示

  ★在检查注册表时一定要眼尖,看清楚键值是不是给做了手脚,是不是多加了一个空格,或使用了混淆字母。

  ★当发现查杀完木马后系统出现异常,很有可能是其留下了诸多的后遗症,具体处理方法详见本刊2005年第1期的《中毒后遗症,妙手来清除》。

  ★推荐在手动清理完木马后再用杀毒软件对系统进行彻底的查杀。

  小编有话说:无独有偶,小编最近也手动清除了几次病毒,使用的工具是RegFix(下载地址:http://nj.onlinedown.net/soft/25562.htm)及IceSword(http://www.newhua.com/cfan/200508/icesword.rar),前者可用于修复注册表,后者则是非常不错的手工杀毒必备软件。其实只要用得顺手,使用任何工具都可以解决问题,整个流程就像本文介绍的那样。


录入时间:2007-01-20 09:51:28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特别声明: 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编辑人员,我们尽快予以更正。

Copyright © 2006-2014 0733168.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本站所收录信息、社区话题、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湘ICP备060084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