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帮助中心
首页 | 红盾通告 | 信息中心 | ASP技术 | 数据库 | 网页设计 | 网管专栏 | OICQ攻略 | 墨客频道 | 网站运营 |
当前位置:首页 >> OICQ攻略 >> QQ安全 >> 正文
最新信息
·自我保护 教你三招QQ聊天记…
·学会火眼金睛 识破QQ欺骗地…
·披露你的Q号和Q币被黑客盗…
·解密QQ聊天记录文件存储方…
·QQ聊天避开木马病毒攻击的…
·QQ盗号木马新手段 慎防假冒…
·菜鸟小技巧:准确识别QQ盗…
·葵花宝典 QQ防黑大全
·防止QQ密码被破解的技巧
·邮箱今天你上锁了吗?
资料搜索
热点信息
·QQ被盗、密码重设、号码申…
·专家建议修改QQ密码别忘使…
·如何正确填写号码申诉表呢…
·QQ密码破解与对策全攻略
·QQ安全中心的系统安全检测
·教你在公司偷上QQ的绝密技…
·解密QQ聊天记录文件存储方…
·用木马取得远程电脑上QQ聊…
·QQ病毒的手工清除方法
·“QQ大盗”变身盗号能手偷…
推荐信息
·QQ安全防范新十二计


Google
 
腾讯急澄新版QQ“携带病毒”问题
〖来源:QQ派对 | 编辑:Cloudy | 浏览:人次〗

  腾讯公司刚刚推出的QQ2005 beta3版正在把自己引向一个尴尬的境地。

  在这两天一些技术网站的论坛上,关于QQ2005 beta3是否携带重大病毒正在成为网友们争论的焦点。尽管腾讯发表紧急声明为自己辩白,一些病毒专家也紧急出面澄清,但其引发的互联网公司之间相互竞争的底线问题也让业界在反思。

  新版本具备病毒特征?

  业界所有的争议源于腾讯对外宣称的一个“动态文件名”技术。

  据了解,这个新版本的QQ安装时,除了生成QQ正常使用的文件外,还会生成4个额外的病毒文件;同时会在系统注册表中增加一个独立于QQ启动项之外的启动项;该病毒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实现自我隐藏、自我保护,并使用户根本无法手工删除;该病毒还会自我升级;最恐怖的是,该病毒在QQ卸载后依然会存在于用户的机器中,无法彻底清除。

  于是,一些技术人员通过这些特点得出结论:此程序已经具备了自我隐藏、自我变形、自我保护、快速传播、截获用户输入、悄悄升级等病毒所有的特性。

  腾讯紧急澄清

  腾讯公司就此在第一时间发布的关于安全性的澄清和声明,腾讯非常重视产品的安全,所有官方软件发布前均经过严格测试,不会携带任何病毒程序。同时腾讯解释称,他们在腾讯QQ 2005Beta3 的安装程序里增加了新近推出的“QQ地址栏搜索”插件,该插件的作用是增强地址栏搜索的功能,用户完全可以自主选择是否安装和完全卸载该插件,用户在安装QQ 2005Beta3过程中发现的新程序即为该插件。该程序运行中不会收集任何用户个人信息;不会侵害任何用户利益;不会修改任何用户安全数据,因此用户可以放心使用。

  腾讯公司公关部的程芳也一再向记者强调:部分网站和论坛中出现的该篇质疑腾讯QQ最新版软件安全性的文章,内容存在着严重的误报行为。

  竞争的底线

  其实,病毒的争论背后,还有一个更为复杂的原因,就是企业间的竞争。

  腾讯此次新推出的“QQ地址栏搜索”正是引起这一争论的“祸首”。由于对地址栏的争夺由来已久,各家公司都在使用各种技术手段来暗中打击对手。一位相关领域专家表示,腾讯被指责为病毒的这项技术无非是通过技术手段来争抢地址栏。但是,他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技术竞争的底线。如果各家公司都采用类似技术,那受到侵害的将是上亿网民。

  不过,一些病毒专家也纷纷出面为腾讯喊冤,用户安装QQ时出现的提示并非病毒信息,只是一些提示用户软件修改注册表的信息,是非常普通的提示。不会出现某些网友所担心的类似病毒爆发影响互联网使用的后果,与病毒软件还是有根本区别的。


录入时间:2007-01-08 09:08:47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特别声明: 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编辑人员,我们尽快予以更正。

Copyright © 2006-2014 0733168.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本站所收录信息、社区话题、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湘ICP备060084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