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 反病毒公司瑞星日前发布的2006年度电脑病毒疫情报告显示,2006年被瑞星全球反病毒监测网截获的新病毒共有234211个,其中90%以上带有明显的利益特征,有窃取个人资料、各种账号密码等行为。
报告同时显示,近年来肆虐互联网的流氓软件在2006年年底逐渐被控制,但是黑客和病毒制造者等团伙却空前猖獗起来,他们除了制造能和杀毒软件对抗的新病毒之外,还频繁地在各个网站上植入木马,并疯狂地将用户电脑变成任由他们控制的僵尸网络(Botnet)。
据瑞星全球反病毒监测网的数据,由于黑客普遍利用程序给病毒加壳(相当于把病毒加密变形),实现“机械化生产病毒”,使得2006年出现的新病毒数量急剧增加,达到23万多个,几乎等于以往所有病毒数量的总和。这些病毒往往带有明显的利益目的,以海量的新病毒来对抗杀毒软件的查杀,达到商业目的。这些新病毒中,窃取用户账号密码等个人虚拟财产信息的病毒共167387个,占到总病毒数量的71.47%。
从感染电脑数量来说,以往肆虐的“灰鸽子”“高波”等老“毒王”已经退位,年底爆发的“熊猫烧香”病毒成为年度新“毒王”。
报告显示,2006年以来黑客团伙与杀毒软件对抗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已经从刚开始的“偷偷摸摸”转变成明目张胆的技术对抗。如2006年7月底,瑞星全球反病毒监测网截获到“橙色八月”恶性病毒的数十个变种,它们会使多款主流杀毒软件和个人防火墙无法打开,甚至导致杀毒时系统出现蓝屏、自动重启、死机等状况。
同时,黑客团队会利用程序自动给老病毒披上“马甲”(加壳),使得杀毒软件无法识别,从而“批量生产”出大量恶性病毒,这给一些技术薄弱的反病毒公司造成了沉重的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