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的8月份对于很多人来说都不平静。此前不久,拥有近百万博客的敏思网站发布公告称,由于财政上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敏思博客社区将告别广大用户和网民,于8月1日暂停运行。这招来了业界对于博客网站盈利困境的大规模讨论。今年7月之前,和讯广告联盟也有长达5个月的时间“无米下锅”,并因此遭到了多方质疑。“养鸡不下蛋”,成为所有博客网站都必须公开讨论的问题。
而除了需要不断探索商业模式之外,各个公司还面临迫在眉睫的生存危机。“现在大部分博客网站都在吃老本,花风险投资的钱,然后在商业模式上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和讯网新产品部总监王耀对记者说。
目前国内运转良好的博客网站基本人员大概在40至50人之间,“软硬件人员的工资、场地费用、服务器费用……每个月都要投入几十万元,大一点的公司会有上百万的开销。” 王耀透露。
如何在坐吃山空前挣到广告商的钱,是每个BSP(Blog Service Provider,博客商业服务提供商)必须面对的事。
8月23日,博客网得到了TCL、卓越、福特福克斯等著名企业的3000万元广告推广费,这也更新了博客类网站有史以来得到的单笔最大数额广告费记录。无独有偶。第二天,抛出“博客广告联盟”5个月之后,和讯网也向1000家博客付出了第一笔广告费。
随着博客类网站在商业模式上的不断尝试,博客们,似乎迎来了收获的秋天。
逃离坐吃山空
据了解,博客网获得的这笔广告费中的大部分将在4个月内,通过一个名为“博客金行”的系统发放到博客手中。这个类比“银行”命名的新系统是博客网历经数月研发出来的成果。平台有存款、出款、结算和判断的功能,衔接了博客、BSP和广告商,从某种程度上解答了一直以来人们对于博客类网站赢利模式的疑问。
同样都是通过投放广告的形式使BSP和博客获利,博客网与和讯网的商业模式却大相径庭:一个是效果制,另一个则是包月制。
博客们在向金行提出申请后,博客网将在其博客页面上挂出相应的广告。之后,通过跟踪分析和统计,按照广告点击量与个人博客分成。个人博客通过“支付宝”账户从博客网得到收益,一个广告点击价值5分至两毛钱不等。当收益累积到20元时,广告费将在下月打入用户账号。
据博客网CTO卢亮的介绍,在下一阶段,博客用户和广告主,可以双向自由选择。即博客用户可以选择那些与他们文章内容相匹配的广告;广告主也可以选择他们认为最符合他们商业推广要求的博客页面。
与按效果付费不同,和讯网的模式则是包月制。联盟由博客主、广告主和广告代理发布平台(和讯博客广告联盟)共同组成。广告代理发布平台整合大批量博客的广告位出售给广告主,广告收入则以流量等参数为参考指标对博客主进行包月投放。
博客网的金行倡导全民参与,而在和讯网能够得到广告的博客都是经过选定的热门博客。8月24日,7位参加了博客广告同盟的博客代表收到了第一笔500元的收入。据和讯网副总经理马小平透露,这次广告费结算中,有超过1000名的博客获得收益,每人能拿到从50元到1000元不等的广告费。
博客能分多少钱
在投资商眼里,在线广告的前途无疑是充满阳光的。国外调查机构Jupiter Research前不久曾预测,在未来5年内,在线广告收入将增加1倍多。按效果付费(Pay for performance)的广告收入2006年将很有可能超过按印象收费(Cost per impression)的广告收入。而无论是按效果付费的可能性和方便程度,还是在线广告平台的肥沃程度,博客网站们都当仁不让。据官方发布的《2006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称,2006年中国博客用户将突破6000万。
根据长尾理论,如此大的存储和流通渠道,即使是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也必然能在广告投放下,吸引到不少有需求的用户。不过长尾平均到众博客头上,能有多少呢?“估计两个月之后就能听到不一样的声音。那个时候博客网的用户们应该拿到了第一个月的收益。”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说。
目前网络上人气最旺的博客当属徐静蕾在新浪网的“老徐的博客”,今年4月份,她的博客已经突破两千万点击量,日点击量维持在每日30万左右。按照在线广告行业的普遍情况,每一千个显示(用户的浏览观看),大概会有0.5到1个广告点击。以徐静蕾为例,按照这个比例一天大概有300个广告点击,15到60块钱。一个月以30天计算,大概是450到1800元。
据悉,现在只有不到1%的博客能达到每天过万的显示。以一万为标准,一天最多5毛到2块。而大部分的博客每天流量并不是很高,仅有几十个显示,一个月大概能得到几毛钱。
“博客网还比较大方,还有的网站每1000个独立IP的广告点击给博客15到50元钱,也就是说,每100万个独立IP的显示,才有15到50块钱。如果不作弊的情况下一天有50个人浏览,那么2万天15块钱。”一位内部人士说。
这种算法比较悲观,事实上如果博客能够找到和自己内容比较吻合的广告,点击率将大幅度提高。而且,大部分博客们对此不以为意,认为有钱总比没钱好。“赚钱并不是我写博客的目的,现在我觉得自己付出的劳动有了回报,个人价值也得到充分的肯定。”首届美女博客大赛冠军得主伊澜说。而据博客网销售总经理李檬透露,迄今为止申请博客金行的用户大概有10万人。“而且,博客广告的点击情况比一般的网络广告好。据我们统计,每100个显示,会有0.5到1次的广告点击。”他说。
用博客发展直营
“这是一个即将揭开国内家电网络直营的历史时刻!”在与博客网敲定合作后,TCL的新闻发言人说。
创新的渠道、增进同终端客户的沟通,是所有家电企业梦寐以求的事情。这次TCL、福特福克斯等公司对博客网的大笔资金投入也是希望可以通过这个系统,在直营上面有所建树。
“如果让我们建立一个超过10万人的直销业务,那么投入的人力费用是不可想像的。如果能够通过一个系统完美地结合生产厂家与终端用户的需求,实现整个产业链新一环节的完美结合,这个前景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如果成功,不仅博客赢利上有了革命性的进步,最吸引人的是所有销售渠道的延伸与变革。”TCL的新闻发言人表示。
统计目前向博客类网站投放广告的广告主构成,会发现这些公司基本都属于B2C企业(Business-to-Consumer的缩写,即商家对消费者,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和服务。)“只有这些企业,才有直营的需求。”李檬说。
据了解,这次福特福克斯对博客网投入的广告费有百万以上,也是汽车广告史上首款新品上市首先通过博客来宣传的案例。新品上市后,前两个月的广告将仅在博客上出现。“这款车主要是卖给年轻人,和博客的人群定位很吻合。其实在国外已经有过先例,奥迪、宝马都通过博客炒作过。”李檬说。
和讯网目前也在同汽车类厂商谈广告合作事宜。“博客类网站的广告对象基本都是一些快速消费品公司。所以汽车类、IT产品还有一些其他消费品,比如化妆品的厂商会对这种模式比较感兴趣。” 王耀说。
不过,对于商家来说,尝试新模式固然可以,但广告效果是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对博客类网站来说,得到商家的认可也直接关系到自身的生死。“写博客的人每个月如果只有几块钱的收入,大家可能觉得聊胜于无,但是如果广告主的钱全被这样没有针对性的平摊到博客身上,广告的效果就令人担忧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
对此,易观国际的分析师认为,根据用户对博客网站的使用意愿及经验,对用户进行划分。针对不同的目标用户群进行产品定位,开发更有针对性的线上及线下服务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把几千万的博客按照类别进行了细分,按照汽车、IT、摄影类等等一些常规性划分分了大概十几个类别。”李檬说。
对于更多的广告主来说,这些类别也许需要进一步细化,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而更加细化和个性的博客也许能得到更多广告主的青睐。美国的迈克尔-阿灵顿现在每月可以通过博客获得6万美元的广告营收。他的博客名为TechCrunch,主要用于介绍新技术和新公司。正是因为这种特性,这个blog很快成为了风险投资者和科技公司高管的常客,后者愿意通过他来透露公司信息或公布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