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帮助中心
首页 | 红盾通告 | 信息中心 | ASP技术 | 数据库 | 网页设计 | 网管专栏 | OICQ攻略 | 墨客频道 | 网站运营 |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专业文章 >> 正文
最新信息
·IDC预测明年9大最赚钱科技…
·安全上网五个习惯20条守则
·系统知识:新手必备的Linu…
·系统知识:利用 Vista 注册…
·系统知识:让电脑数据更安…
·安全技巧:修改注册表 让系…
·系统知识:保护网络安全 用…
·系统知识:质疑 Linux真的…
·网络安全:实现无线网络安全…
·安全课堂:拨号上网有保障…
资料搜索
热点信息
·您输入的域名或网址无法访…
·手机套餐,你该选哪一个?
·2006-2010年中国水处理市…
·2005年中国半导体照明用LE…
·密码将成过去时?——笔记…
·中国移动增值业务市场的三…
·2005年财报:广告业务坚挺
·开发明星产品的5个黄金法则
·2006年数字电视用户将达到…
·CN域名利于我国注册者保护…
推荐信息
·您输入的域名或网址无法访…
·雅虎、eBay结盟抵抗谷歌、…
·菜鸟课堂:教你解决遇到“无…
·全球网站数量突破1亿个 博…
·密码将成过去时?——笔记…
·破解内网安全的“达·芬奇…
·公交车刷卡和盛大转型
·手机Blog 分享记录一切


Google
 
IT人如何远离过劳死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 作者:袁钦玲 谷银波 | 编辑:Cloudy | 浏览:人次〗

“IT”的含义是什么?

I’m tired(我累!)

“特困生”是指什么样的人?

休息严重不足,特别想睡觉的人。

初听到这样的解释,大多数人一定觉得新奇、好玩。然而,冷静下来想想,我们就笑不出来了。身处IT界的人们,需要时刻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或是担心自己的公司被市场淘汰,或是担心自己被公司淘汰,还或是被沉重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

亚健康状态已经日益成为IT人士的常态。

“我好累!”

健康专家在长期的体检工作中发现,容易患过劳死的危险人群有三种:有钱人中,只知熬夜消费不知保养者;有事业心的人中,只知工作不知休息者;有家族遗传早亡史的人中,自以为健康而不知警惕者。

中关村人力资源经理协会近日所做的一份关于园区员工生活的调查显示:在生活方式(饮食、睡眠、运动)上,12.6%的员工经常不规律,44.7%的员工有时不规律,这些人因为工作压力大,亚健康状态非常普遍。另一调查显示,在身体不舒服时,46.5%的员工会自己买药,18.5%的员工会回家歇一歇,而去医院看病的员工比例仅占5.2%。

在“加班文化”已经成为IT界的潜规则时,一些国内企业已经开始重视员工的健康问题,比如百度就为员工准备了健康辅导师。除了一些跨国企业的在华机构之外,如联想等一些大型国内企业也已经在几年前引进了EAP(员工帮助计划)。然而,我们看到的现实是IT企业高管或普通员工过劳死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这让埋头工作中的IT人士不得不抬起头,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2005 年9 月18 日,38 岁的网易公司代理CEO孙德棣因病辞世。博客网CEO方兴东因此大声疾呼:“人生如狗!希望每一个做互联网的人,每天对自己都要像对一头狂奔的狗一样警醒:生命是短暂的,请珍惜每一次呼吸!互联网的时间尺度是以狗年来计算的,我们的1年相当于普通人的7年。工作的酸甜苦辣、生活的是是非非,在生命面前都如同灰尘,请珍惜自己吧。”

在高强度、高节奏的工作拼搏中,人们的确太容易遗失自我。

扼腕痛惜之余,我们不禁深思:造成过劳死的诱因有哪些?谁该为过劳死负责?如何让IT人远离过劳死?

6月7日,中国计算机报社组织了一场名为“让IT人远离过劳死”的小型沙龙。嘉宾们分别从管理实践、学术研究、职业咨询等角度,给出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观点、建议和思考。在此摘取一部分内容,与大家分享。

曲玲年:博彦科技高级副总裁,负责公司人力资源和集团内部管理。曾任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促进中心副主任、天津NEC综合管理部部长、IBM在天津一家合资公司的副总经理,主管公司计划、财务、市场、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

核心观点:心理梳理更重要;管理要有节拍;把工作当游戏;过劳死与文化有关。

在对员工的工作梳理和心理梳理之间,后者更重要。人有心理和生理两个系统,心理压力太大,会影响到生理系统的健康;如果心理愉快,即便稍微辛苦一点儿,生理系统也会照常良性循环。IT产业最重要的是人才,人的工作状态良好,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管理阶层的责任就是把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愉快工作。我会不定期地关注员工的满意度及幸福感。

到现在的公司以后,我用了5个月的时间,把我领导的团队变成了一个愉快工作的团队。目前我正在着手控制员工的工作速度,因为管理就像音乐一样,要有节拍。当一个人承担一个项目的时候,再接别的项目就容易出现闪失;一旦有闪失,员工就会产生心理阴影。管理者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保证员工的工作不失败,不断取得阶段性成功。这对员工的成长、心理及生理健康都有好处。这个方法是我从IBM学来的,经过十几年的实践,证明该方法是很奏效的。

优秀的领导能把员工读透,但是遇到这种领导的机会很小,所以不要总奢望自己有一个非常好的经理,要学会自己领导自己、自己把自己的节奏找出来、自己给自己找激励点。将自己的目标分成若干自然段,然后把每一段进行精确设计。同时,一定要把工作当作自己的游戏,这样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压力了。

国内出现这么多过劳死的案例,与经济发展阶段和文化是有很大关系的。现在,很多国人都太浮躁,浮躁得都不知道想要干什么了。工作两三个月就闹跳槽,要求涨工资。其实,幸福的关键在于你期望什么。刚毕业的学生,25岁左右,要不要住150平方米的房子?要不要开宝马车?如果为了生活素质而让生活没了素质,这就有问题了。

一个人工作效率最高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在那个时间段以外再加班,就没意义了,当然不排除特殊的时候会有短暂的连续加班。然而,能不能杜绝加班,关键要看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王芳: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在导师许燕带领下,于2001年起开始从事职业枯竭的课题研究。

核心观点:职业枯竭案例大量增多;个人要学会对目标、生活方式、时间以及情绪进行管理。

对职业枯竭、工作倦怠的研究,是从上世纪70年代的欧美开始的,那个时候他们讨论得非常热烈。一晃30多年过去了,他们降温了,但是在亚洲地区,这项研究却刚开始热起来。

2001年刚开始做职业枯竭研究时,我们都感觉很难找到研究的素材。当时的研究对象一般局限于某些特定职业,比如教师、医生、护士、心理咨询师等,这些人的情绪往往不能随便发泄,从而积郁成疾。可近几年我们突然发现素材大量增多了,领域也扩大了,IT界、新闻界等成了重灾区。这的确和当前社会阶段的状态有关,要改变这个状况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过劳死是职业枯竭症的一种结果。从字面上来理解,枯竭就是没了,生理的或心理的能量烧完了。职业枯竭有很多具体的表现,比如情绪冷漠、怀疑自我价值等。员工的职业枯竭问题,更多是由外部环境造成的,应该从企业组织管理层的角度来解决。

舒缓心理压力的方法很多,比如睡觉、逛街等都是最普通但又容易被我们忽视的方法。另外,要善于寻找、放大工作中的乐趣。对于个人来讲,关键是要想清楚自己要什么,从而做好四个管理:目标管理、生活方式管理、时间管理以及情绪管理。通过这些方面的管理和调整,给自己找到一个平衡点。

冷明:英才网联COO,主持英才网联的商务定位、运营策略和商业模式。

核心观点:人机工程学知识非常重要;要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想办法同工作谈恋爱。

在我曾经去过的企业和接触过的人中,很多只是在形式上重视员工的健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做得不尽如人意。

实际上,人机工程学知识非常重要。现在企业里的人力资源经理大部分不是学相关专业的。如果人力资源从业人员能懂一些人机工程学,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员工减轻负担。比如,让坐在前排的员工的电脑稍微偏一个角度,减少对后排员工的辐射;调整桌子和椅子的高度比例,降低肩周炎的发病机率等。

过劳死的诱因分为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生理方面的疾病,很多是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包括工作习惯、饮食习惯、思维习惯,而不简单归于工作的压力。习惯方面的事情很琐碎,但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改善。另外,要在理性和感性之间寻找一个平衡。

很多新入职场的人,可能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感兴趣只是出于生存需要。既然如此,就要想办法和工作谈恋爱,让枯燥的工作变得愉快起来。


录入时间:2006-06-13 16:15:39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特别声明: 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编辑人员,我们尽快予以更正。

Copyright © 2006-2014 0733168.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本站所收录信息、社区话题、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湘ICP备060084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