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帮助中心
首页 | 红盾通告 | 信息中心 | ASP技术 | 数据库 | 网页设计 | 网管专栏 | OICQ攻略 | 墨客频道 | 网站运营 |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专业文章 >> 正文
最新信息
·IDC预测明年9大最赚钱科技…
·安全上网五个习惯20条守则
·系统知识:新手必备的Linu…
·系统知识:利用 Vista 注册…
·系统知识:让电脑数据更安…
·安全技巧:修改注册表 让系…
·系统知识:保护网络安全 用…
·系统知识:质疑 Linux真的…
·网络安全:实现无线网络安全…
·安全课堂:拨号上网有保障…
资料搜索
热点信息
·您输入的域名或网址无法访…
·手机套餐,你该选哪一个?
·2006-2010年中国水处理市…
·2005年中国半导体照明用LE…
·密码将成过去时?——笔记…
·中国移动增值业务市场的三…
·2005年财报:广告业务坚挺
·开发明星产品的5个黄金法则
·2006年数字电视用户将达到…
·CN域名利于我国注册者保护…
推荐信息
·您输入的域名或网址无法访…
·雅虎、eBay结盟抵抗谷歌、…
·菜鸟课堂:教你解决遇到“无…
·全球网站数量突破1亿个 博…
·密码将成过去时?——笔记…
·破解内网安全的“达·芬奇…
·公交车刷卡和盛大转型
·手机Blog 分享记录一切


Google
 
联想在美受阻考验中国政府和企业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 作者:王涛 | 编辑:Cloudy | 浏览:人次〗

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元庆已经不止一次对美国媒体澄清公司性质。

并购IBM全球PC业务,让联想不得不提前面对来自国际化的挑战。

美国国务院在5月下旬表示,从联想采购的1.6万台PC将不会用于机密网络。美国政府就机密领域使用联想PC是否会引发安全问题提出了置疑。

在联想集团就美国政府的置疑提出异议后,紧接着,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崇泉就联想PC在美遭遇不公平待遇一事发表声明,称美政府这一做法“非常不明智”,也违背公平竞争和自由贸易原则。

中美两国间本就敏感的贸易关系,因为联想“安全门”事件而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笔者认为,此次以安全为由阻碍联想PC进入美政府是一个幼稚的理由,并且损坏了美国政府在国际上的贸易形象。如果开了先例,将对联想和中国企业未来的市场带来负面影响。这个事件可能引发的贸易战对美国企业将产生不利的作用,因此美方是不明智的。

建立一套完整的应对机制,以便应对这样的事件,对中国政府和计划去海外淘金的中国企业来说,都是迫切的工作。

幼稚的理由 损坏美国政府形象

在计算机制造全球化的今天,供应链延伸到全球,供货商遍布世界。尤其是电子制造业,成百上千个部件往往在全球各地生产,经过多层次的整合,最后才成为一台整机。例如一台计算机的主板可能在我国台湾制造,显卡可能在德国,CPU在美国,而组装可能在祖国大陆。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经常督促别人“建立自由贸易市场”、“开放汇率”的美国政府也许对这种全球化局面还缺乏足够认识,以中国制造为由提出安全担忧。

美方提出的理由之一,是联想的股权结构。就其股份组成来说,除中科院的27%外,其余34%在香港上市,15%归该公司的中国创始者,13%归IBM;另有10%属于三家私人投资公司,其中两家来自美国,一家来自我国香港。美方认为,中科院是中国政府所属的一个科研机构,联想拥有这样的大股东,有可能帮助政府从事窃密活动。

中国政府干涉联想这样一个公司的市场运营,这种可能性会有多少呢?而且简单分析一下,PC的哪些部分可能做手脚呢?很显然,PC的核心部件CPU,全球97%以上来自英特尔和AMD这两家美国公司;而在软件层面,操作系统也是被美国公司微软垄断。制造和组装环节,也许值得推敲。那就让我们来仔细推敲一下吧。

2005年2月,美国相关部门曾因“担心交易(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会影响美国国家安全”而让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对联想的收购交易展开调查。最终联想、IBM和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达成协议,联想获得向美国政府及其所属机构继续销售的权利。不过协议同时对联想的生产地点、销售及服务方式提出了限制性要求,这其中包括所有产品在美国本地及墨西哥生产,这项要求无形中增加了联想的竞争成本。但为了能顺利完成收购,联想接受了这些条件,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同时也批准了这项交易。

按照这个协议,制造和检验实际上都在美国和墨西哥做。对于制造和检验环节的怀疑也是多余的。

退一步来说,即使使用其他美国厂商的PC或者当初美国使用的原IBM PC,由于大部分美国计算机制造商都建有海外工厂,要让这些厂商不使用国外部件几乎不可能。所以美国的政府采购中购买国外厂商的产品或者零配件为是不可避免的。

美国政府已遇到过大量网络安全问题,但解决安全的关键,应该更多的从软件和网络的不安全因素找原因,比如操作系统的后门、网络系统的漏洞。另外,信息安全领域大家都知道管理的重要性,所谓“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加强安全制度和人员管理才是安全问题应该首要考虑的,而不是在这种PC制造商问题上做无端挑剔。

因此,美方提出的安全理由是幼稚的,稍加分析就发现,这样的理由是不能使人信服的。个中原因,也许是美国政府真的对全球化局面缺乏认知,也许还有别的出于实际利益和形象等等方面的考虑。一小部分美国人和美国媒体从自身利益和所谓的“民族感情”出发,希望阻止中国企业进入美国的步伐,他们对于中国崛起充满忧虑。这种行为不符合全球的贸易精神,损坏了公平竞争和自由贸易的环境。

阻碍联想的业务 带来坏影响

这次美国政府对联想PC的安全置疑,将影响到联想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尤其是对于政府和大型企业。

在IBM出售PC业务给联想之后,惠普和戴尔曾趁机向原IBM的客户发动抢夺攻势,并拿下了GE等原先属于IBM的客户。在随后,“戴尔门”事件和IBM减持联想股份的协议提前解禁,这些事情在某种程度上都影响了联想的海外市场拓展之路。

从财报分析,联想在大中华区和亚洲其他市场包括印度,都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在大中华区,联想个人电脑销量在第四季度上升31%,高于市场增长,综合营业额达84亿港元,占集团总营业额的35%。但在美洲、欧洲、中东及非洲地区,联想个人电脑经营分别亏损了2.52亿及8700万港元。海外市场业绩不理想,一方面是因为IBM PC业务本身的问题。由于联想收购IBM PC业务后,继承了IBM PC业务原来的不良影响。在被联想收购以前,IBM PC业务本身曾出现一年上亿美元的亏损。另一方面,在海外市场竞争对手和其他方面的上述事件也给联想的全球化道路投下了阴影。而此次美国政府的限制,将会影响到联想在相似市场的客户对于安全性的考虑,主要是政府和大型企业市场。

可能引发贸易战 不利于美国企业在华利益

如果说使用了联想在美国制造的PC会妨碍美国的国家安全,泄漏国家机密。按照这个荒谬的逻辑,中国政府大量采购使用了英特尔和AMD处理器的PC,而且在上面运行着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简直是公开国家机密了。

尽管中国不会在政府中禁止使用美国厂商的配件,因为中国还没有出现像英特尔、微软这样强势的技术提供商,但对于一些整机厂商、软件厂商的采购限制却顺理成章。从这个角度分析,美国政府对联想的限制措施可能会引发中美的贸易战,而直接受到损失的将是包括惠普、戴尔、微软等在华美国厂商的利益,并对产业链上下游产生相关影响。而由此带来的一连串反应对于美国企业而言,都是不利的。

应对策略 建立完善的机制很必要

面对这样的事件,光是获得同情是没有意义的,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应对和反击。我们已经看到了来自联想的努力,除了积极与美国政府和官员接触,联想也计划开展针对媒体的广泛宣传来澄清一些误解。而政府此时也发挥其作用。针对联想事件表达中国政府的观点和立场,这是符合国际惯例的。需要强调的是,这两条途径都要继续走下去,并且需要寻求一个默契的配合。

从长远来看,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而贸易不平等问题必将伴随出现。以后类似联想事件还会出现,在不同的国家,针对的不仅是联想的产品。我们的厂商和政府在应对这种歧视性的政策时,要尽快建立一套完整的机制,要寻求一些援助,比如《政府采购协议》,比如WTO。甚至可以从该国,比如美国的《联邦政府采购法》和《购买美国产品法》中寻求支持的依据。

后 记

中国经济在全球崛起,中国越来越多地融入世界。这些都昭示着中国的企业将越来越多地参与全球竞争,中国的商品将越来越多地进入全球市场。这个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必将伴随着诸如联想事件这样的阻碍。从而,为中国企业在其他国家争取公平竞争和自由贸易的环境,就成为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尤其是联想这样的先进入者的负责。


录入时间:2006-06-09 15:27:54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特别声明: 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编辑人员,我们尽快予以更正。

Copyright © 2006-2014 0733168.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本站所收录信息、社区话题、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湘ICP备060084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