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帮助中心
首页 | 红盾通告 | 信息中心 | ASP技术 | 数据库 | 网页设计 | 网管专栏 | OICQ攻略 | 墨客频道 | 网站运营 |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专业文章 >> 正文
最新信息
·IDC预测明年9大最赚钱科技…
·安全上网五个习惯20条守则
·系统知识:新手必备的Linu…
·系统知识:利用 Vista 注册…
·系统知识:让电脑数据更安…
·安全技巧:修改注册表 让系…
·系统知识:保护网络安全 用…
·系统知识:质疑 Linux真的…
·网络安全:实现无线网络安全…
·安全课堂:拨号上网有保障…
资料搜索
热点信息
·您输入的域名或网址无法访…
·手机套餐,你该选哪一个?
·2006-2010年中国水处理市…
·2005年中国半导体照明用LE…
·密码将成过去时?——笔记…
·中国移动增值业务市场的三…
·2005年财报:广告业务坚挺
·开发明星产品的5个黄金法则
·2006年数字电视用户将达到…
·CN域名利于我国注册者保护…
推荐信息
·您输入的域名或网址无法访…
·雅虎、eBay结盟抵抗谷歌、…
·菜鸟课堂:教你解决遇到“无…
·全球网站数量突破1亿个 博…
·密码将成过去时?——笔记…
·破解内网安全的“达·芬奇…
·公交车刷卡和盛大转型
·手机Blog 分享记录一切


Google
 
中国设计:IT企业能赢的战略(新)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 作者:袁钦玲 | 编辑:Cloudy | 浏览:人次〗

据了解?工业设计带来的效益至少是企业投资于技术设备更新的5倍!

理想是,从中国制造成功转到中国设计,从低利润、低附加值迈向高利润、高附加值,让中国设计成为自主创新的重要手段。

现实是,国内工业设计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工作还停留在为现有产品设计色彩和造型。

处于“引进—仿制—批量生产—再引进—再仿制—再批量生产”循环和恶性价格战中的中国众多企业?其工业设计意识正在苏醒,试图以工业设计支撑起自主创新。

“中国设计”,一个令人兴奋的、承载了无数人希望的词组。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步子怎么迈?中国设计的内涵,是要引领世界设计潮流,还是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路有多远?

联想天逸系列产品获得了德国“红点设计奖”、“IF设计大奖”,及中国工业设计奖(CIDF)等一系列工业设计殊荣。

长虹LT4619精心融入“高科技”的因素,边角的圆弧处理,细节的完美雕琢处处显露它的领袖气质。

方正N110以“公文包”这一现代商务的代表物品为创意来源,在机箱的上部前端安置了机箱提手。

TCL e787能迅速对给予的各种指令包括文字处理、娱乐程序、网络应用以及摄影摄像等作出反应和处理。

爱国者F927,获得第四届“中国企业产品创新设计奖”金奖?以随风飘曳的秋叶为创意来源,可作为项链佩戴。

华硕W3获得2005年IF大赛金奖,这是50多年来中国品牌首次获此殊荣。

视觉中国网站总编雷海波对一件事情记忆深刻:新加坡设计中心的总监跟他一起吃晚饭的时候,谈到了两个“可怕”,中国工业设计业的发展挺“可怕”,中国学生表现出来的勤奋刻苦挺“可怕”。

近来,围绕着工业设计发生的新鲜事确实也不少:

世界流线型设计之父——德国人卢吉·科拉尼冠名的“科拉尼中国工业设计基地”将落户成都。首期投资约5.6亿元人民币,预计今年6月正式开工。不久前,卢吉·科拉尼刚刚受聘为2008北京奥运会奖杯(奖牌)总设计师。

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联想、海尔、海信、长虹、TCL等企业纷纷把“自主创新工业设计”作为展示的重点之一。这次展会上还首次设立了“科技·文化·创意”专馆。

联想发布获得德国IF设计大奖、红点设计奖、中国工业设计奖(CIDF)的天逸系列笔记本电脑,演绎数字时代的“逸生活”。

……

2003年7月7日美国《商业周刊》封面文章为《中国将引领设计吗?》该期文章中还有一篇更加煽情的文章——《是意大利设计吗?不,是中国设计》。2005年11月21日《商业周刊》再次著文《中国设计》,判断“中国设计”正在奋起直追。似乎中国的设计,尤其是工业设计一时间成了世界关注的焦点。

“中国设计”真的正在崛起吗?

“嗨!叫你们美工过来一下”

刚刚30出头的洛可可工业设计公司设计总监贾伟,把现在的职业定义为终生奋斗的职业,可是有时候还是难免感觉郁闷。经常会有客户跟他说:“把你们美工叫来。”他说,“在我们公司,设计师那就是天啊,设计师是最大的,却被人叫成美工,真是感觉很无奈。”

洛可可隔壁的心觉设计公司老板韩永利也说,美工部分在实际设计中连1/3的比例都占不到,可还是经常被一些公司认为是工业设计的全部。

把设计师称为美工,可以代表当前一部分企业对工业设计的认识。据一些资料显示,尽管中国的工业设计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从国际的角度来看,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的工作还仅停留在为现有的产品设计色彩和造型。贾伟说:“我们现在60%的活是外型改造。”

目前,国内工业设计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工作还停留在为现有产品设计色彩和造型。洛可可这样有30名左右员工的设计公司,已经算是大公司了。下午三点钟,忙得脚不沾地的韩永利一面啃面包,一面说:“我们是拼了小命,挣点小钱。”

业界有人评论说,国内的大多数企业在产品设计上的意识和理念都比较落后和僵化,导致中国产品在国际上很难有竞争力。中国是制造大国,但不少为中国本土生产的产品都是从其他地方拿来的设计。

清华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严扬教授提到,自己到南方时看到,目前广东、上海一带的设计费低得不可想象。设计师做的仅仅是对被拷贝的产品进行“小改小革”,“改得刚刚看不出来,刚刚在法庭上告不倒他。”

“中国制造”已经是一个世界品牌,但是利润率低,附加值低。有危机感的人士提出,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而中国创造的一个很重要的支撑就是中国设计。另一方面,企业要想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必须拥有创新性的产品,产品创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业设计的创新。

卢吉·科拉尼表示,中国已经是举世瞩目的世界制造基地,但“中国制造”不是“中国创造”,已经具备强大制造力量的中国工业企业,急需工业设计的“催化剂”。这位喜欢别人称他哲学家的大师说,中国人甚至不能说是制造了汽车,“那只是仿造,按照合资外方的要求设立生产线,并且把它生产出来”。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中国设计”什么样

要弄明白中国设计何时实现,首先要弄明白的是什么是“中国设计”。是中国引领世界设计潮流,还是中国特色的设计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如果是前者,我们靠什么引领?如果是后者,怎样才是中国特色?

接受记者采访的IT企业设计人员代表、设计公司代表、学院专家等人,大都把后者作为他们所理解的“中国设计”。

提到日本设计,人们想到的是精细小巧;提到韩国设计,人们想到的是绚丽多彩;提到美国设计,人们可能想到的是华丽、现代。那么中国设计呢?

贾伟的观点是,中国设计必须体现中国文化的博大和含蓄,不能完全走国际化道路。联想集团创新设计中心工业设计总监李凤朗则认为,“引领”体现了单一的价值观,而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多元化。以欧洲的一些老品牌为例,并不是你强大了,它就会跟随你。

联想从三四年前考虑做笔记本电脑的完全自主研发。最初,把设计出来的产品拿给外国人看,外国人说:很好,跟DELL的产品差不多。很显然,这不是大家想要的评价。于是,联想的设计团队开始思考:中国的独特审美是什么?怎样才能打动人?

他们发现:中国的审美往往肯定的是大的意境、场景,比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传达出来的美;讲究玄妙,“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也;讲究以小克大,以弱胜强……他们决定把这种审美融入到产品设计中。

以联想天逸系列笔记本电脑设计过程为例。联想的设计团队一直在思考:怎样打开笔记本电脑才会让用户体会到故事情节,体会到情感?

他们想到了中国的折扇:在中国文化中,折扇是非常重要的道具。说书人用一把扇子,能表达各种情景。扇子打开过程中有丰富的形态,不同人打开又有不同的表现。打开是使用的状态,合在一起是携带的状态。同时,在传统文化中,折扇又是一个拿在手里把玩的物件。“我们希望给大家一个感觉:就像打开一个贝壳,中间是肌肉,需要用一个力量把它拽开。还会给人一个感觉:就像一个舞台一样,把幕布拉开,演员出来,声音传遍全场。这就是承担影音功能的‘娱乐飞梭’的设计诉求。”说起天逸,李凤朗毫不掩饰兴奋和自豪。

在李凤朗的理解中,中国设计一定是融入了中国人的审美观、中国人精神的设计,而不是像很多国外设计一样更多地体现在物理层面,“在传播方面,没有物理层面的设计特色的传播那么直接,但是,中国设计会吸引更多人慢慢去读。”

严扬对中国设计的理解有一定独特性。他认为,设计讲究“适合”,真正的中国设计的特征应该是符合中国消费者需要的,有我们自己的地域特征。“无论这个东西的设计者来自何处、肤色如何,只要是为中国人设计的,符合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需要,都可以认为是‘中国设计’。”

如果要谈中国设计的特色,“中国传统有五千年历史。风格变化很大。你很难说哪个就是中国的。有一个做法是:把一些中国符号嫁接上,认为这就是中国设计。我认为这个是错的。实际上,民族的东西更多表现为一种度,一种价值观念。” 严扬强调,在当今国际化的时代,甚至公司的产权都越来越多样化,设计的民族性、地域性已经很难用设计者的民族、肤色、国籍进行界定,而拥有知识产权和品牌则仅仅在商业上有意义,与“中国设计”所包含的国家创新能力和文化价值无关。“时刻记住发扬‘中国设计’这样一个使命是好事,但是千万不要忘记设计的真正价值是‘服务’而非‘自我表现’。”

“青春期”的国内设计界

在提到成功工业设计典范的时候,大多数人想到的IT公司往往是苹果、索尼、三星等国外公司。北京印刷学院设计系副教授李尤松用了“青春期”这个词来形容中国设计界的状态:脑子里有东西,但是说不出来。

要想实现中国设计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就不得不考虑我们国内企业跟国外成功企业之间在对工业设计认识上的不同,不得不正视我们现有水平跟国外成功设计之间的差距。

一方面,海尔、联想、长虹等在国际化道路上走在前列的大公司在做工业设计方面的宝贵探索。另一方面,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对产品进行简单改型阶段。“在现阶段这个很正常。但是,真正的工业设计应该是使用方式、生活方式层面的革新。”贾伟说,值得高兴的是,在软硬件逐渐趋同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老板开始找到洛可可这样的公司,请他们帮忙做一些工业设计方面的业务。

“设计的对象不是物,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物是承载生活方式的媒介。设计师应该承担起打造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价值观的责任。这个是引导设计师的最核心的东西。”严扬这样描述了设计师工作的理想状态。

许洪灏见证了华旗资讯在工业设计方面做出的探索:从最初的两个设计师加一个造型师的设计小组,到现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设计团队的联动。他现在是华旗资讯工业设计部工业设计总监。

目前,华旗在和国内一些比较有实力的设计公司开展合作,也在尝试和国际上比较有名的设计师合作。比如,在数码相机设计方面,就邀请到了首创“流线型概念”的德国人科拉尼。

在与国外设计公司打交道的过程中,许洪灏感觉到,从技术的角度来讲,中国设计师在创意实现水平方面并不落后于国外的设计师,但是设计理念上的差异性很大。毕竟,国内公司走出的机会比较少。比如,有的北京的设计师连上海、深圳都没去过,不可能有更开阔的眼界。国外设计师的眼界往往去过很多地方,具有全球性的眼光,交流资讯的机会也更多一些。

为了适应迅速变化的中国市场,中国的设计师讲究效率,把设计作为创造最大利润的工具,更多的是为市场做设计。而国外比较成熟的国家,英国、德国、日本等是在为消费者做设计。另外,国外设计公司的流程更完善,服务更全面,经验更丰富,设计前期的调查研究也做得更加细致。

当然,国外设计公司和国内设计公司在服务价格上的差距也是巨大的,收费标准完全不一样。

也许是因为身在联想,拥有比国内大多数设计师更高更好的平台,李凤朗并不认可很多人所谈的中外公司在设计上的差距。毕竟,双方所处的阶段不一样,核心竞争力不一样,中国公司并不一定要走跟国外公司一样的发展道路。设计有它客观的环境和背景,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设计要求。对于很多中国公司来说,目前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简单比较是不公平的,也是没有意义的。

至于很多人谈到的国内产品制造工艺水平低,“只不过大家定位不一样。比如,可能企业不愿意选择一个高成本工艺来开发自己的产品。企业考虑的是能不能驾驭这个事情,能不能让他的客户接受。这只是他的选择问题。” 李凤朗说。

呼唤良好运行机制

可惜,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李凤朗这么乐观的心态。

25岁的韩永利有些老气横秋地说:“我们相信这个产业的发展会很好,但是可能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做垫脚石。希望社会上、企业里对工业设计的认可能提高得快一些。”这种认可,在企业里应该是自上而下的。

在北京市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下称DRC基地)的所有企业中,心觉设计是最早入驻的。2005年6月,北京市科委和西城区政府将DRC(设计资源协作)基地立项,力求通过基地的建设使西城区成为北京市乃至全国工业设计创意资源的聚集区与发散地。从今年1月开始至今,已经陆续接收了8家设计公司,集群效应已经开始显现。

“我们想通过DRC这样一个平台,为企业、设计师提供服务。” DRC项目的负责人之一,北京市科委下属单位——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的主任陈冬亮表示,“在这个平台上,我们还要打造一些企业创新奖项,对设计师、设计机构进行培训。从这几方面服务企业,真正让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需要多长时间,这个关键不在设计师,也不在企业,不在消费者,真正的钥匙在于运行机制。”严扬的观点是,如果拷贝的成本低,带来的利润高,当然企业会选择拷贝;一旦拷贝的社会成本、经济成本大幅提高,企业自然就会找别的出路。这个过程很痛苦,但是现在中国很多企业已经开始这样做了。

在严扬看来,有了一个好的机制,二流的设计师能够变成一流的。从大的方面来讲,是整个行业的运作机制;从小的方面来讲,是企业中的管理机制。目前的状况是,政府没有太起到引导作用,任这个行业恶性竞争,自由发展;行业协会基本不起作用。

如贾伟所说“获一个国际设计大奖不是很难,难的是持续地获得国际大奖。这就要求体制好”。他说的体制,更多是指设计公司内部的管理体制。他在公司里设立了很多设计方面的奖项。

联想设计部门用SET模型来综合考虑设计的三个维度,即S——社会性、E——经济性、T——技术性。具体来讲,就是关注社会大事件,价值观变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关注产业发展的历史阶段、竞争阶段,注意竞争对手的走向,透彻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关注应用技术、制造工艺的最新发展。

企业在运用工业设计这把双刃剑的时候,要冒很大风险。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正在和英国“知识传播计划”合作一个课题,研究如何帮助企业规避设计风险。学会如何规避风险,这也是企业自觉利用工业设计手段的前提。

跟设计大师合作,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长虹、联想等企业已经尝到了甜头。去年8月13日,长虹董事长赵勇、总经理王凤朝将设计顾问聘书送到了美国一流工业设计专家高登·布鲁斯,以及清华大学鲁晓波教授和湖南大学何人可教授手中。

年近8旬的卢吉·科拉尼曾先后为法拉利、保时捷、奔驰、宝马、美国宇航局、日本佳能、索尼等提供设计,包括时速700公里单轨高速机车、世界上第一辆塑料单体结构的宝马007、美国NASA太空船等。他在日本生活了十几年,在上海也住过很长时间,对中国的市场非常感兴趣。华旗希望科拉尼能给出一些人体工程学等方面的指导,实际工作阶段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

设计界对于政府推动工业设计普遍抱有很大期望。前面提到的新加坡设计中心总监,已经看到中国政府的努力。他认为,东京、新加坡、香港、北京、上海等哪个会成为未来的亚洲设计中心,这取决于政府的重视程度。

“韩国是我们最好的榜样。韩国开展工业设计产业时间并不长,我们也有望在10到15年内使这个产业达到比较成熟的状态。在政府扶持力度方面,我们比韩国政府差远了。” 陈冬亮如是说。

华旗资讯工业设计部工业设计总监许洪灏见证了华旗资讯在工业设计方面的整个探索过程。

联想创新设计中心工业设计总监李凤朗表示,在跟国外设计公司合作的过程中,自己经历了从谦卑到自信的心路历程。

30刚出头的洛可可设计总监贾伟,立志把设计作为终生为之奋斗的行业。

很多优秀的设计作品都是由像你我一样平凡的人完成的。

中国设计还有多远

尽管觉得工业设计的认知度已经大大提高,在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工作了12年的陈冬亮还是认为,中国设计这个概念提得非常好,但是要具体实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很长时间。

1988年,严扬带一个学生到一家搪瓷厂做毕业实习。厂长跟严扬说:我跟这个学生家里有朋友关系,所以我帮他这个忙。实际上我根本不需要什么设计。我每年出国两三次,每次带回来几十个盆,照着做,这就够我生产一年的。

十几年来,社会对工业设计的认知度有了很大变化,工业设计的内涵变化也很大。

经济发展有多快,设计发展就有多快。设计会跟企业的发展紧紧连在一起。中国顶尖企业用怎样的节奏,来成为国际知名品牌,那就会是中国设计的发展节奏。比如,联想收购IBM PCD后,联想在品牌塑造上更加强调家族感,做了很多针对产品的识别工作。

就像行军打仗的军师一样,当设计成为企业里软性的、最有力量的一个竞争力时,中国设计也自然会成为能赢的战略。

在这个过程中,“总会有一些动脑筋的人,勇敢的人,敢于面对困难的人,他们能跟上企业的发展。他们是中国设计的未来。一定不是那些以为自己是大师,抱怨市场环境的人。” 李凤朗这么认为。

领先的大企业也会起到带头作用。当三星设计出一些世界上最炫、最酷的电子产品时,为三星服务的设计公司也走在了设计的前沿。

“现在就是春天了,刚刚气候转好,但是还没发芽。”贾伟说。

DRC基地的墙上设计博物馆(Design Museum On The World)展示了中国设计文化的博大精深。

精彩观点

华旗资讯工业设计部工业设计总监许洪灏

每个地区的人有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特质。你的产品符合中国人的习惯,不见得就适合美国人或法国人。所以如果你要进入国际市场,最好和当地的设计公司合作。

产品设计的灵感更多的要从消费者需求中获得。我们的设计师经常有去市场调查的机会,去珠宝店、钟表店、眼镜店、时装周、酒吧、大型展览等看人的生活形态,把从这里面获得的的灵感用于设计中。

联想集团创新设计中心工业设计总监李凤朗

两年前我去了一次意大利。之前我不理解CUCCI的眼镜为什么那么夸张?为什么这就是时髦,这就是美?在意大利,我看到,满大街不规则建筑,颧骨很高的高个子戴着这样的眼镜,非常和谐,非常美。所以说,每个设计背后一定是有它要表达的价值观,存在的环境。

洛可可工业设计公司设计总监贾伟

再经过5到10年,中国设计能有大的转变,飞跃不敢说。

京剧脸谱、回形文,只是表象的中国特色。应该从更深的层面着手。

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你也引领不了设计潮流。另外,引领也往往只能持续一段时间。关键是要形成自己的一套体系。

精彩观点

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主任陈冬亮

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一直在通过组织论坛、培训、示范项目等推动设计。如何让科技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发挥支撑作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今天说的工业设计,是借助科技的发展,在文化的层面上,通过艺术的手段,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英国专业人士到北京,感觉这个产业发展很快,启动手笔很大。他们觉得有很多东西值得他们借鉴。

清华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教授严扬

和谐、朴素而精致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应该成为中国设计所倡导的主流。

北欧的设计风格很朴素但是很精致,注重环保,注重可持续发展。而东亚或者美国的有些设计,刻意打造一种等级感。设计师成了制造等级符号的一个职业。

设计的对象不是物,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物只是承载生活方式的媒介。设计师应该承担起打造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价值观的责任。

我形容工业设计是个大舞台。这个舞台大到能包容很多东西。工业设计具有任何一个现代新学科的特征,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行业,永远随着社会需要在改变它的范畴和核心的关注点。

学医的医生,刚毕业的时候不能上手术台,这个大家都有共识。要求设计师一出校门就能怎样,这个不太现实。这实际上是因为企业对设计不了解,不认为设计是一个学科,不尊重这个行业,不认为这个行业有值得等待的东西。这是我们行业的一个困境。

北京印刷学院设计系副教授李尤松

中国设计要想取得突破,在香水、玩具这些小物品上可能相对容易一些。

外国人到中国参加广交会,手里拿着计算器,他们是来拿货的,中国货便宜。我们到国外参展,手里拿的是数码相机,人家不让拍也拍,目的是学习人家的设计。

记者手记

告别160年的文化自卑

当输掉了1840年~1842年的鸦片战争时,相当一部分国民同时失去了往昔的自尊和自信。160多年中,一种不太健康的文化自卑心理,一直如鬼影一样难以驱散。

联想集团创新设计中心工业设计总监李凤朗承认,自己在跟国外设计方打交道的过程中,经历了从谦卑到自信的心理变化。这种心理变化,不仅来自自己的成长,还来自对方的承认。

联想全球创新中心总顾问、长虹首席工业设计顾问、原三星设计师高登·布鲁斯非常相信中国人在设计方面的能力。他在很多场合讲过,先进的哲学和文化基础一定能够带领中国设计走向未来。

这位国际顶尖设计师认为,“要让中国本土工业设计作品扬名世界,设计师就必须用创新的思维来建立自己的领导地位。中国的设计师一定要忠于自己的民族精神,不要让你设计出来的作品像德国、像日本、像美国的作品。作为一个杰出而独立的设计师,追随他人是非常愚蠢和危险的做法,这将使设计师丧失自己的本色。”“所谓设计忠于本色,就是作品必须包涵中华民族的DNA。”

窃以为,在谈论设计时言必称“苹果”、“三星”等国外公司的今天,国内设计界的大多数人迫切需要先把自信找回来。


录入时间:2006-06-08 08:33:13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特别声明: 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编辑人员,我们尽快予以更正。

Copyright © 2006-2014 0733168.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本站所收录信息、社区话题、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湘ICP备060084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