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前,全球黑客江湖的“华山论剑”——年度黑帽(Black Hat)电脑安全大会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微软携3000套测试版Windows Vista公然挑战与会安全高手,希望凭借号称历史上最安全的操作系统Vista执江湖之牛耳……
就在这场微软公司寄予厚望的盛会上,在众多与会者中,25岁的波兰程序设计师乔安那·鲁特克丝卡可谓出尽了风头,不是凭其美丽,而是其在此次大会上向与会者演示了如何成功对Vista发动攻击,植入可能无法检测到的恶意代码“Blue Pill”。
被一个弱女子打败,不是丢人的事,技术活本来不分男女。但是一个漏洞的出现,一个恶意代码的成功植入,Vista的安全神话一下子有些摇摇欲坠。
尽管微软的安全专家对此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但是,此次演示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挑战。由650人组成的微软安全应急中心经理斯蒂芬·特卢兹说:“我们将认真加以研究,进一步提高Vista的安全性。”不过,鲁特克丝卡的成功挑战也说明,微软要想确保其新版旗舰产品实现真正的安全是何等的艰难。
即将于2006年下半年推出的Windows Vista是微软迄今为止投资额度最大、开发阵容最为庞大的新一代操作系统,其在底层技术方面的提升使它区别于以往任何一代Windows客户端操作系统。所以不可否认,安全性是 Windows Vista体系结构的基础。Vista操作系统核心进行了全新修正。Winxp和2k的核心并没有安全性方面的设计,因此只能一点点打补丁,Vista在这个核心上进行了很大的修正。例如在Vista中,部分操作系统运行在核心模式下,而硬件驱动等运行在用户模式下,核心模式要求非常高的权限,这样一些病毒木马等就很难对核心系统形成破坏。Vista上的“heap”设计更先进,方便了开发者,提高了他们的效率。在电源管理上也引入了睡眠模式,让我们的Vista可以从不关机,而只是极低电量消耗的待机,启动起来非常快,比现在的休眠效率高多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方面引入了superFetch技术,可以把经常使用的程序预存入到内存,提高性能,此外你的后台程序不会夺取较高的运行等级了,不用担心突然一个后台程序运作其他让你动弹不得。因为硬件驱动运作在用户模式,驱动坏了系统也没事,而且装驱动都不用重启了。利用Windows Vista,用户将能够连接到想连接的任何用户,并且做想做的任何事情,都能够有相应的系统安全措施来保障安全。微软工程师介绍,Windows Vista 的安全功能防止最新生成的威胁(如蠕虫、病毒和 malware)。在不可能的成功入侵事件中,Windows Vista 确保将损坏程度降至最低。例如,如果您正在旅途中并下载了一款实为特洛伊木马的游戏,Windows Vista 可以防止此游戏执行恶意任务,因为用户缺少安装所需的足够权限。当您需要为旅店的打印机安装打印机驱动程序时,Windows Vista 提示您验证是否确实想安装此打印机。这项保护是结合 Internet Explorer 中的新的受保护模式功能,减少了病毒、间谍软件和其他类型恶意软件的影响(统称为“malware”)。
尽管Vista在安全性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更新了核心,但是这个核心还是基于旧有的、摇摇欲坠的核心下面的。新的内核并不安全,证据之一就是一月份微软推出的第一个针对WMF的Vista安全补丁。微软确实对这个核心垃圾做了很多清理工作,不过像Linux,根本不需要清理垃圾。
不可否认,Vista在安全性以及可管理性上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也增加了不少功能,例如:高级数据保护技术、网络访问保护、防间谍软件以及全新的加密架构等,但是如果自以为足够安全而固步不前,就容易陷入被动,陷入真正的不安全,因为微软往往是病毒和黑客攻击的第一目标。我们希望微软别高调安全,而是扎实于产品应用中将出现的问题,用继续的服务和产品的升级,弥补那永远不能达到100%安全的缺陷。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安全问题将是一个长期的问题,用一个产品解决所有问题,既难操作,更不现实,完善产品之外,让安全真正完全的还是不断完善的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