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来,拿到一份明明白白的话费清单,对于许多消费者来说,一直是种奢望。消费者在面对运营商交费通知时,经常质疑这是一笔糊涂账。
2005年11月份,河南省质监局公布了“河南省电话计时计费装置监督检查结果”,检查结果显示计费话单差错率高达4.89%。尽管差错率比2004的降低了7.31%,但是这种差错率是国家规定的差错率的千倍。虽然一个省的检查结果不能代表国内运营商的整体水平,但至少说明,糊涂话费是真有其事。
可喜的是,糊涂话费能苟延残喘的时间不长了。最近,信息产业部公布的《2006年度通信行业行风建设工作要点》明确指出,推动通信详细清单全面提供进程是信息产业部的工作要点之一。6月1日,在中国网通召开的“2006年服务工作现场会”上,中国网通(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裴爱华表示,网通将从适时提供市话详单等方面入手,解决资费争议问题。而北京网通则表示,会在今年年底前向用户提供话费清单查询服务。
在服务作为一个重要竞争方卖点的今天,运营商并不难放下架子做出这种承诺,难的是IT系统是否能够支持服务。令某些运营商心底发虚的是,由于自身IT系统的问题,许多时候只能拿出一个糊涂的话费单。为何运营商的自动计费系统会产生糊涂话费呢?
首先是IT系统中规范标准使用的糊涂。河南质检局公布的检查结果显示,一些运营商使用的计时计费系统未能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计量结果不能溯源到国家计量标准且量值不统一。有的地方计时计费系统虽然已由信息产业部的检测部门进行过检测,但仍存在一定的计量问题(如交换机识别错误的话单信令、丢话单信令、多话单信令无法检测等)造成时间测量量值的混乱。
其次,某些运营商IT系统建设的糊涂。对于一些老大哥级的运营商来说,由于历史上IT系统建设多是某级分公司主导,缺少公司整体上的统一规划,因而形成计费系统分散处理,统一计费困难的局面。与此相对,由于起步较晚,新兴运营商的历史包袱比较少,一般都采用全国集中处理模式,在技术实现、平台和开发工具的选定等方面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规范性,能相对轻松地拿出话费详单。
再有,不少运营商IT系统内部监管是一笔糊涂帐。面对大而复杂的运营商支撑系统,难免出现许多漏洞。更多的运营商考虑的是如何从技术角度防范来自外部的攻击,甚少考虑如何做好内部监管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其实,只有当运营商同时做好防范外部攻击与系统内部监管,才能获得真正安全可靠的IT系统,才能为消费者提供清楚明白的话费详单。
倚仗自身的垄断地位,拒绝提供话费清单是态度问题,而拿不出解决措施则是能力问题。对某些现在还不具备提供话费清单的运营商,借此机会搞清楚自己的糊涂IT,不能不说是一件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