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帮助中心
首页 | 红盾通告 | 信息中心 | ASP技术 | 数据库 | 网页设计 | 网管专栏 | OICQ攻略 | 墨客频道 | 网站运营 |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业界动态 >> 正文
最新信息
·亚马逊公有云服务AWS或正式…
·4G发牌众生相:运营商心思…
·国内90%的比特币交易者是黑…
·中移动扫黄封杀万台服务器…
·“网络蟑螂”猖獗 08年恶意…
·用户三天无法登录 Hotmail…
·微软宣布繁体中文版IE 8下…
·印度最小"道德黑客"4岁写程…
·谷歌 Gmail服务一月内两次…
·微软发布2009年3月安全公告…
资料搜索
热点信息
·三问数字城市建设
·名片网正式进军中国招聘市…
·Windows Vista已遭黑客破解…
·Office2007将不设置反盗版…
·雅虎前员工被指成恐怖组织…
·华洋电器:协同管理掌控生…
·Windows与Linux系统谁更安…
·OneCare 表现低落 杀毒软件…
·微软年底前将淘汰FrontPag…
·Google Gmail近日遭遇故障…
推荐信息
·Windows Vista已遭黑客破解…
·为保障国家信息安全 中国信…
·盖茨让出微软宝座
·微软发布七月安全公告 发布…


Google
 
“不合格”MP3真这么多?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 作者:王健 | 编辑:Cloudy | 浏览:人次〗

一个朋友前几天神秘兮兮地和我说:“听说市面上的MP3七成不合格唉,你要不要去挖点新闻?”这话听得令我颇为恼火,几年来咱玩过的MP3没有上千也有几百,怎么就没发现这么多产品不合格?朋友可能看出了我的鄙夷,又补充了一句:“网上到处都在炒呢,你自己去看吧”。

真有这么多“不合格”产品?于是上网百度了一下,发现朋友所说不假,就连不知名的三流网站都在显要位置放着“MP3播放器质量堪忧”、“七成不合格”这样的标题吸引眼球。

仔细看看里面的内容,原来都是引用某地质量监测机构的一份报告,“不合格”的品牌从国内到国外,“不合格”的产品也覆盖了高中低档,而“不合格”的原因,则是“容量缩水”和“辐射骚扰超标”。细看之后,不禁哑然失笑,实在觉得这次被点名的厂家有点冤。

“容量缩水”这个话题在U盘刚出现的时候就被炒做过,当时厂家和媒体曾不厌其烦地向消费者解释:这是因为操作系统的容量算法同生产厂家算法不同造成的,这是一种在存储领域广泛存在的情况。这个话题现在怎么又被翻出来了?或许是因为MP3的内嵌操作系统也占用了几MB空间,所以刺激了不少用户的神经吧。根据笔者经验,一台MP3播放器的音乐播放和汉字显示功能会占用8MB左右空间,要是再加上视频播放功能则要占用15MB空间,要是还有其他诸如图片浏览、电子书、录音、复读、收音等功能,占用的空间就接近20MB。在这点上,厂家的确应该作出提示,说明一下容量占用的原因,我很高兴看到已经有厂家在包装盒上印了相关说明,相信这会让消费者买得更放心。

至于辐射超标,就得追究充电器生产厂家的责任了,要是其产品没通过3C强制认证,那就一个字,罚!采购这种不合格充电器的MP3厂家也得跟着挨罚!不过要是这些充电器原先已经有了3C合格证,但是经检测辐射依然超标,那必然是充电器厂家在玩狸猫换太子,在生产时做了手脚——要是真的这样,MP3厂家就成了最大的受害者,因此而受到监督部门的调查也实在是有苦说不出。

“不合格MP3”真的这么多?未必。不过是MP3企业对某些细节的忽视造成了消费者对产品的误解,当然也不排除某些充电器生产企业在其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其实,只要厂家多一些细心、监督部门多一些调研、用户多一些理智,我们会发现,所谓“不合格”的MP3其实是少之又少的。


录入时间:2006-06-13 16:12:21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特别声明: 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编辑人员,我们尽快予以更正。

Copyright © 2006-2014 0733168.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本站所收录信息、社区话题、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湘ICP备060084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