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帮助中心
首页 | 红盾通告 | 信息中心 | ASP技术 | 数据库 | 网页设计 | 网管专栏 | OICQ攻略 | 墨客频道 | 网站运营 |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业界动态 >> 正文
最新信息
·亚马逊公有云服务AWS或正式…
·4G发牌众生相:运营商心思…
·国内90%的比特币交易者是黑…
·中移动扫黄封杀万台服务器…
·“网络蟑螂”猖獗 08年恶意…
·用户三天无法登录 Hotmail…
·微软宣布繁体中文版IE 8下…
·印度最小"道德黑客"4岁写程…
·谷歌 Gmail服务一月内两次…
·微软发布2009年3月安全公告…
资料搜索
热点信息
·三问数字城市建设
·名片网正式进军中国招聘市…
·Windows Vista已遭黑客破解…
·Office2007将不设置反盗版…
·雅虎前员工被指成恐怖组织…
·华洋电器:协同管理掌控生…
·Windows与Linux系统谁更安…
·OneCare 表现低落 杀毒软件…
·微软年底前将淘汰FrontPag…
·Google Gmail近日遭遇故障…
推荐信息
·Windows Vista已遭黑客破解…
·为保障国家信息安全 中国信…
·盖茨让出微软宝座
·微软发布七月安全公告 发布…


Google
 
英特尔通信之痛心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 作者:马文方 | 编辑:Cloudy | 浏览:人次〗

这几天有关英特尔欲出售通信业务的传言日盛。《华尔街日报》、《商业周刊》这些严肃而富有影响力的媒体的竞相议论,使得传言在将信与将疑之间产生了倾斜。

听到这一传言的第一反应是:实在可惜。尽管不便对传言做出判断,但笔者曾经历的相关事件中鲜为人知的情节,虽说无助于明晰英特尔通信业务的“去脉”,但对“来龙”多少会有所了解。

理应成功

英特尔介入通信领域可以追溯到两次标志性的收购:一是在康柏收购DEC前夕,英特尔于1997年11月花了7亿美元从DEC手中买下嵌入式处理器StrongARM;二是1999年10月,英特尔以大约16亿美元的现金收购了数字信号处理器厂商——DSP通信公司。

前者作为高速低功耗的CPU使英特尔进入移动领域成为可能,而后者则是专注于移动通信解决方案的厂商,名列DSP市场第四位。

在经过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收购后,英特尔在2002年春季开发商大会(IDF)上,提出了“扩展摩尔定律”,即以计算与通信融合的策略试图将摩尔定律从计算领域延伸到通信领域,从而把PC产业的成功复制到通信产业。

时任英特尔CEO的贝瑞特在接受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书面采访时表示,如果他能成功地将英特尔带入通信领域,那么英特尔未来10年将会是辉煌的。

英特尔当时的CTO帕特·基辛格在同年4月北京举办的IDF上表示,英特尔计划用5年的时间,将手机的所有电路集成到一个芯片上。

同年底,笔者在独家专访基辛格(详见《90纳米:IT产业开始洗牌》)时认为,3G通信就是计算,如果现有的通信厂商不去弥补他们在计算方面的弱势,未来的通信市场将由计算厂商唱主角。基辛格对此观点表示认同。

2004年7月,在微软移动开发者大会上,笔者与时任微软负责嵌入式操作系统、通信和手持设备的副总裁张亚勤博士有过一次独家长谈(详见《3G与3C改变我们思维》)。当时笔者认为,随着无线通信的宽带化,数据将替代语音成为通信的主角,而数据处理是计算厂商的拿手好戏;过去几十年中,冯·诺依曼计算体系已被证明是数据处理的最佳架构,而PC又是这一体系的典型代表,所以手机的系统架构将越来越像PC。

两大IT厂商的技术决策人对计算将在通信领域所起的作用之重要深信不疑。但有趣的是两人对“Radio Free”的看法有些出入,英特尔提出的“Radio Free Intel”指的是无线自由,即未来英特尔开发的芯片都具有无线功能;而张亚勤则认为未来5~10年,无线传输将会免费(Radio Free)。这样的差异来自于两者芯片供应商及应用供应商的角色定位的不同。

如果手机的所有电路被集成到一个芯片上,加之无线传输免费,那么这无疑是一场革命,手机生产厂商将会被逼到要么做应用软件设计、要么做外壳设计的地步。

出师未捷

人算不如天算,手机厂商并没有遭受灭顶之灾,计算厂商向通信领域的渗透也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个中原因多种多样。

原因之一是Wintel模式没有延伸到通信领域。大约是在1998年,笔者曾经参加过微软嵌入式操作系统Windows CE的一个会议,当时微软以Win CE能支持十多家嵌入式处理器为荣。但几年后笔者再次参加Win CE的活动时发现,Win CE只支持StrongARM。然而,英特尔似乎并不领情,在通用处理器领域仍大力支持Linux。笔者曾参加过时任英特尔总裁兼COO欧德宁的访华活动,当有记者提及Wintel时,温文尔雅的欧德宁顿时面露不悦,并表示不想多言。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手机厂商不愿“引狼入室”。1998年,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成立了合资公司Symbian,联合开发手机操作系统以抵御微软。这些原本相互勾心斗角的手机厂商之所以能够在研发上联手,是因为他们不愿看到Wintel在PC市场上的绝对优势复现在通信领域。而Wintel的威胁一旦解除,Symbian联盟也就破裂了,于是在2003年秋,摩托罗拉出售了Symbian股份,转向Linux。

今年5月,笔者在Sun JavaOne大会上听到摩托罗拉董事长兼CEO詹德在主题演讲中告诉Sun 总裁兼CEO施瓦茨,摩托罗拉正在全力以赴地向Java平台以及Java+Linux平台转型。

缺少整机厂商支持的芯片和操作系统厂商,在市场上是很难作为的。


录入时间:2006-06-13 16:10:32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特别声明: 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编辑人员,我们尽快予以更正。

Copyright © 2006-2014 0733168.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本站所收录信息、社区话题、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湘ICP备060084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