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I,这家称雄图形硬件领域多年的一方霸主,在创立20年之际划出了一道炫目的抛物线——于5月8日正式向美国一家破产法院递交了破产保护申请。在历经数年挣扎,几次改革不力后,一道生死门槛最终横在了SGI面前。?
硅谷图形公司(Silicon Graphics,Inc.,以下简称SGI)的成功,成就了硅谷创业之神James Clark,他随后在网景、Healtheom公司的成功,更进一步增强了SGI的知名度。由于在图形硬件领域的领先,SGI在脍炙人口的好莱坞大片《侏罗纪公园》、《指环王》等的制作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其在超级计算机领域的风头甚至一度盖过了IBM的蓝色基因。
申请破产提前半年
出人意料的是,就是这样一位硅谷巨人,却在创立20年之际递交了破产重组保护申请。而在今年年初,美国媒体Register就在其相关报道中称,SGI发出警告可能会在年底申请破产。现在看来,这个进程比原计划提前了半年。当时,SGI宣布了大规模的业务重组措施,包括裁员、出售产品线或者寻找“一个战略性伙伴或者收购者”以及其他一切途径,从而能够继续生存下去。
日前,SGI现任首席执行官丹尼斯·麦肯纳在写给客户的公开信中称:SGI已经与所有高级债券银行和绝大多数债券持有人就公司财务重整达成协议,将根据美国破产法第11章的相关规定,通过SGI及其在美国的子公司提出业务重整自愿申请,来完成转型计划。丹尼斯·麦肯纳称已得到7000万美元的财务支持,并希望籍此回到稳定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的良性循环轨道上来。另据SGI的相关负责人透露,SGI将于近期召开媒体说明会,对相关变动作出说明。
此次破产保护申请仅限SGI美国公司,位于欧洲、加拿大、墨西哥、南美和亚太地区的SGI海外公司则不受影响。
“SGI在技术上领先并有过光辉的历史,但对市场趋势的变化不敏感,对用户需求的把握不够,面对计算领域新兴技术和市场的转变做得不好,而压注在安腾上则加剧了公司的下滑趋势。”易观国际IT资深分析师王涛作出了这样的评论。
创始人的影响
1982年,当James Clark创立SGI的时候,与许多技术出身的企业家不同,他并没有因此停止技术工作。在SGI发展壮大后,他仍然亲临技术第一线。同时,James Clark兼任了公司的啦啦队长,经常鼓励和表扬工程师们。SGI前工程经理Pavan Nigam,是现在Healtheom的合伙人。他回忆起了与时代华纳和AT&&T共同投资创办SGI交互电视庆祝活动的情景——大多数企业高层对数字未来侃侃而谈,而James Clark却在谈论工程师们创造的非凡成就。对工程师来说,“他比现实生活中更伟大,他是一位传奇人物。”
然而恰恰是由于对技术的偏重,导致了James Clark在公司治理方面的不足。从创办直到1994年离开,他一直担任SGI主席,其间公司销售收入曾达到40亿美元。但事实证明,他的风格过于随心所欲,影响力也每况愈下。在最后几年里,他更与CEO Ed McCracken发生争吵。
事实上,创始人的风格会对公司产生相当的影响。James Clark离开后,SGI公司却迟迟不能实现突破。
高处不胜寒
作为全球高性能计算、可视化技术和复杂数据管理方案的领先供应商,某种程度上,SGI正是因为生产的计算机性能太强而无奈地申请破产保护。
掌握地下目标识别技术等尖端科技的SGI曾一度跟美国军方合作,协助其开展军事行动。另一方面,美国对于高性能计算机的出口有严格限制,高性能产品不能出口给其他国家(分级为1-北美,2-盟友,3-无关痛痒的国家,4-中国、印度、俄国等潜在对手,5-敌视美国的国家)。SGI的产品一向以高价高性能著称,面对美国政府的政策也是无能为力。
而在由Intel x86架构掌控的低端市场,SGI却没什么竞争力。“SGI公司的产品一直面向高端用户,而高端用户只占高性能计算市场的35%。”SGI前任CEO鲍勃曾经表示。很显然,35%的市场已经不能带动SGI继续向前迅猛发展,为了不被竞争对手拉下,SGI就必须在另外65%的市场有所作为。而由于市场推广乏力,更加上受困于重重债务,SGI追赶竞争对手的努力效果并不显著。
过分封闭
易观国际IT资深分析师王涛分析道,1996年,SGI收购的另一IT巨头Cray(克雷)就是因为封闭而走向没落,但SGI却未能由此加以反省,封闭仍然是导致SGI走到破产保护境地的根本原因。与此同时,开放的浪潮正席卷整个IT产业。
在比较各公司的发展历程之后,记者注意到,作为同样称雄于IT图形领域的巨头,苹果公司的成功与SGI的失落形成了鲜明对比。
双方的经历颇为相近。与今天SGI面临破产境地类似,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坚持使用苹果电脑的用户越来越少,绝大多数普通消费者都陶醉于比尔·盖茨的“窗口”中,品味着那句经典的“给电脑一颗奔腾的芯”。股东们忧心忡忡,CEO一筹莫展……甚至有媒体幸灾乐祸般地断言,“只有上帝才能拯救苹果。”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苹果公司要完蛋了。人们翘首企盼苹果公司倒闭的新闻能够给平静的生活增加一点谈资,苹果公司的竞争对手们则开始暗自盘算如何从苹果的危局里大捞一笔。
不同的是,身处危机中的苹果一改此前形象,凭借“Think Different”(想法与众不同)的理念,先是在1998年推出iMac电脑迎合了互联网热潮,使其成为互联网时代轻松、时尚的象征;紧接着推出的iPod几乎在一夜之间打破了索尼苦心经营十数年的音乐帝国。苹果作为IT业界创意先锋的形象在全球用户心中再一次被强化,其一度糟糕的财务状况也得以好转。
而在过去的两年中,SGI积累了数亿美元的债务,各大债主的登门使其狼狈不堪,再也无法在价格与革新上跟上竞争对手的步伐。申请破产保护成为SGI最终的无奈选择。
选择Itanium平台屡受打击
对于SGI递交破产保护申请,美联社将其原因归结于向Itanium(安腾)平台的过渡。以图形硬件著称的SGI,其主要产品为高端图形工作站,著名的MIPS处理器就诞生于SGI。不过在此之后,SGI就向英特尔的Itanium服务器芯片全面过渡。
“SGI已经把Itanium与Linux看作是公司战略中的重要部分,我们把Itanium2平台看作是公司未来业务的主要增长点。”SGI公司相关负责人此前曾经表示,不同于其他推广Itanium产品的厂商,SGI真正将之视为公司发展的生命线。
虽然英特尔也在各种场合表示了对SGI的支持,但实际上,SGI的萎靡恰恰源于向英特尔平台的过渡,因为Itanium芯片的屡屡跳票让SGI元气大伤,而让用户等待多时的Itanium图形服务器,在性能方面也没能得到市场的认可。
一方面追求高端的SGI坚持力挺Itanium,另一方面Itanium服务器芯片的推进速度却并非如想象般顺畅。对比产生的落差,最直接的后果就是SGI的相关产品难以得到市场的肯定。因此在去年11月的时候,SGI的股票遭遇了灾难性的大幅度跳水,甚至被纽约股票交易市场除名。
链 接
SGI历史上的几次重组
虽然SGI在图形硬件、超级计算等领域具有绝对的领先优势,但是经营状况却并未跟上脚步。在其发展历史上多次亮起红灯,并进行过多次改革、重组:
今年3月份,刚刚担任公司CEO职位的丹尼斯·麦肯纳就宣布裁员12%,并将雇佣新的CFO、COO,宣称希望进入高性能运算需求旺盛的新市场如电信等。
而作为麦肯纳的前任,鲍勃也曾在2000年进行公司整改,将业务重点从超级计算机、多媒体软件和嵌入式芯片转向更小的细分市场,比如数字内容创建、科研项目的超级计算领域等。
在鲍勃整改前的1999年,时任CEO的官里克也曾采取大的整改动作,试图让公司扭转颓势,包括裁员1500人,转让CRAY超级计算机业务等。
SGI跌宕起伏的发展让投资者大为失望,2005年底,因为业绩太糟,纽约证券交易所将SGI摘牌。
有关本次重组计划
根据SGI与债权人达成的主动破产协议,在重组计划中,债权人将为其减免2.5亿美元的债务。SGI公司表示希望能在6个月内扭转经营状况,脱离“破产保护期”。将进行的大规模重组,包括寻找新的CEO和CFO等高级主管、降低生产和运营成本,以恢复品牌声誉和盈利。重组计划也会尽快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