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帮助中心
首页 | 红盾通告 | 信息中心 | ASP技术 | 数据库 | 网页设计 | 网管专栏 | OICQ攻略 | 墨客频道 | 网站运营 |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安全资讯 >> 正文
最新信息
·赛门铁克教你5招防御偷窥软…
·信息网络安全防护系统中云…
·比特币玩家们,醒醒吧
·微软停止提供Windows 2000…
·一组Linux服务器沦为僵尸网…
·韩国应对威胁 将培训3000名…
·流氓广告袭击《纽约时报》…
·苹果发布雪豹系统更新补丁…
·俄罗斯航天署称其官方网站…
·微软称新发现SMB缺陷不影响…
资料搜索
热点信息
·微软十月修补六个严重安全…
·网站仿冒欺诈行为再次出现…
·网络游戏《地狱之门》源码…
·IE出现更严重新漏洞 可以为…
·“熊猫烧香”病毒疯狂肆虐…
·微软IE升级进程非常缓慢 I…
·网络贩卖木马再次出现 学生…
·微软发布安全补丁乃双刃剑…
·罗马尼亚警方捣毁网络诈骗…
·微软停止提供Windows 2000…
推荐信息
·“熊猫烧香”病毒疯狂肆虐…
·卡巴斯基误杀致XP系统崩溃…
·微软四月恢复正常升级 下周…
·黑客隐藏恶意代码愈变老练…
·微软光标漏洞等七个补丁已…
·微软发布Windows Server 2…
·黑客已找出10处苹果软件漏…
·微软IE升级进程非常缓慢 I…
·德国网络强奸犯获刑10年 曾…
·网友利用漏洞狂领网易点卡…


Google
 
美军将网络战进行到底 迎来战略转型维护网络安全
〖来源:中国青年报 | 编辑:Cloudy | 浏览:人次〗

  与布什关注机械军火工业不同的是,奥巴马是靠网络媒体支持上台的总统,他深知信息网络蕴藏的巨大杀机。他在竞选期间屡次强调网络安全对美国的重要性,就职后不久即要求对美国的网络安全状况展开为期60天的全面评估,以检查联邦政府部门保护机密信息和数据的措施。

  5月29日,奥巴马如释重负地逛了白宫附近的一家快餐店,因为他办了一件事关美国和美军安危的大事。这就是当天他批准公布了国家网络安全评估报告,报告指出来自网络空间的威胁已经成为美国面临的最严重的经济和军事威胁之一,对此他下决心成立一个新的网络战司令部,并任命白宫网络安全官员,以加强美军网络战能力。

  美军瞄准网络战转型,网络安全成致命软肋

  自从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国防部创建ARPA网以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就进入了全新的时代。历史的脚步迈进21世纪后,网络更是成为人类的“第二世界”,但是来自这个虚拟世界的战争也正在向我们走来。

  尽管目前尚没有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网络战,但是美军已经嗅到了网络战场的硝烟味。美国巨大的社会网络系统屡屡被所谓的黑客攻击。美国2006年发表的一项报告称,美国国防部计算机系统上年度遭到黑客袭击的次数总和达2万多次,平均每次抵御攻击要耗资150万美元。为对付黑客,国防部每年要付出300多亿美元的代价,比当年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花费还要多。

  让我们回到1988年。这年的11月2日,一个当时不知名的计算机程序(后来被称为“病毒”)进入美国国防部战略系统的主控中心和各级指挥中心,使得共约8500台军用计算机出现各种异常情况,其中6000部计算机无法正常运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上亿美元。然而这起恶性事件竟然是由美国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系23岁的研究生莫里斯制造的。这次事件向人们展示了网络战的基本方式和巨大威力,对方只要有一台计算机并接入互联网就可以进行“潜伏式战斗”,而且有的时候比任何高技术武器造成的损失还要大。

  美军网络战的视角将从防御开始,这是典型的“美式战略思维”,首先要保证自身的网络安全,看看美国发展TMD、NMD就知道,美军最惦记的还是关系到美国生存与发展的网络化方式。

  在网络战中,美军谈得最多的是两个字“威胁”,应对威胁、消除威胁是美军网络战司令部的首要任务。同样,成立白宫网络安全办公室以及任命网络安全官员,主要也是负责协调美国的网络安全政策和行动、对民众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计划。一切都显示,美国将修建一堵巨大的网络防火墙,建立网络世界的NMD、TMD。

  整合各军种网络战力量,防止各起炉灶

  美军成立网络战司令部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网络战,为的是对目前分散在美国各军种中的网络战指挥机构进行力量整合,协调当前美军的各种网络战武器,并制定关于如何运用这些武器的策略,明确美军的网络战战略,使得网络战科学有序地长期进行。美军拿出了“将网络战进行到底”的劲头,大有夺取网络世界霸权的气势。

  为了应付网络黑客的种种攻击,防止出现“网络‘9·11’事件”,美国早在2002年就组建了美军历史上也是世界上第一支网络黑客部队——网络战联合功能构成司令部(简称JFCCNW)。标志着此前由黑客们进行的“网络游击战”正逐步向未来由正规“网军”部队进行的“网络正规战”演变。在美军中各部门业已建立了负责网络安全工作的单位,2006年年底,美国国防部组建了一支全新的部队——网络媒体战部队。网络媒体战部队成员不仅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水平,而且具有深厚的新闻宣传理论知识,他们既是电脑高手,又是出色的“记者”。

  同样,隶属于国防部的美国国家安全局、国防信息系统局、战略司令部和空军等方面都拥有从事网络战攻防的部队。美国空军组建了第一个网络战司令部,该司令部成为与空中作战司令部、空中机动司令部等其他9个一级司令部平级的单位。这么多的网络战部队,可谓是“百舸争流”。但是貌似繁荣的背后是各自利益的角逐,这样又将重复当年信息化建设时的“烟囱现象”。因此只有整合所有的网络战资源,才能做到统筹安排,合理有序。

  网络战司令部近期任务是防范网络攻击

  美军之所以这么看重防范网络攻击,主要是美军在作战中对信息传输网络的使用,相对别国成熟很多,因而依赖性也大,网络已经成为美军运行的基础环境。一旦美军的网络在战时被攻击,整个部队的行动以及火力的配置、目标的打击都将陷于混乱,将会给军队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美军自身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

  同样,网络已经渗透到美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对网络的依存度已经大大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各种业务处理基本实现网络化,美国的整个社会运转已经与网络密不可分。

  2005年8月,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的部分地区发生大范围停电事故并引发了电网日常运作的崩溃,社会运转迅速陷于停顿,其中7个主要机场和9个核反应堆被迫关闭,5000多万居民的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位于纽约的世界银行总部也因网络中断而暂停工作,网络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可见一斑。

  今天,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的金融系统利用网络在世界范围内转移资金、大多数公司把财务记录储存在计算机内;甚至国家的整个军用和民用基础设施都越来越依赖网络。正如美国学者迈克尔·德图佐斯描绘的那样:互联网从两个方面会使政府担忧。一个方面是其影响范围无所不在,趋于无国界;另一个方面是隐秘性,新的加密体制使它极容易被罪犯和任何被视为“国家敌人”的人所利用。

  社会的依赖就是人的依赖,只要在战时或平时对信息基础设施进行“关键节点的毁伤”,就会对整个国民造成巨大的生活影响和心理威慑,这样的战争也是“一本万利”的。

  美军网络战在近期的目标就是加强对网络攻击的防范,提高针对网络攻击的防范能力,主要包括制定网络安全战略、保证要害部门安全、加强基础设施安全、加强国家安全与国际网络安全合作、强化网络安全研究及政府协调与监管、实施网络安全演习等。

  2005年5月,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弗吉尼亚州举行了为期3天、代号为“沉默地平线”的计算机网络反恐演习。演习中,中央情报局模拟了一次类似“9·11”恐怖袭击规模的互联网电子攻击,以检测近年来在实施网络安全战略中所形成的防御能力。众多的措施可以使美军在一定意义上做到“百毒不侵”。

  长期目标是打网络战争,进入对手网络控制网权

  随着计算机网络在军事领域应用的普及,美国著名军事预测学家詹姆斯·亚当斯在其所著《下一场世界战争》中预言:在未来的战争中,计算机本身就是武器,前线无处不在,夺取作战空间控制权的不是炮弹和子弹,而是计算机网络里流动的“比特”和字节。实际上,这个由不停运动着的0和1组成的庞大的数字河流,如今已经成了美军纵横驰骋的又一块“新大陆”。网络已经成为提升军队作战能力的“倍增器”,如同制海权、制空权、制天权一样,争夺网络空间控制权已逐渐演变成为美军维持军事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美军在发展网络防御能力的同时,更重视网络进攻能力。网络系统易攻难守,美国曾试图通过战略转型,以进攻方式维护网络安全。由于网络袭击的隐蔽性和不确定性,仅靠防御是难以奏效的。所以,早在2001年7月,美国国防部就提出了“网络中心战”的概念,将重点从防御向进攻与防御并重转变。

  要与对手在网络世界的战场较量,美军同时也不会忘记现实社会中的军事打击。美联社、路透社等媒体5月12日报道,美军战略司令部司令奇尔顿上将公开说,如果有敌人攻击并使美国重要网络瘫痪的话,将考虑动用武装部队对其实施军事打击。这样的先发制人是赤裸裸的侵略行为,也是当今美式战略的最好诠释。他们在一个虚拟世界受到了挑战与攻击,就要在现实的世界中摧毁你,毕竟虚拟的世界还是来自现实的世界。

 


录入时间:2009-11-24 15:38:17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特别声明: 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编辑人员,我们尽快予以更正。

Copyright © 2006-2014 0733168.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本站所收录信息、社区话题、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湘ICP备060084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