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外媒体报道,最新研究显示,很多网上银行在教育顾客方面犯了错误,让顾客们在密码等敏感帐户信息上冒险,因而更容易受骗。
密歇根大学的这项研究显示,最谨慎的网民也可能成为身份盗窃的受害者,因为他们往往忽视了所访问的银行网站是否真实的这一问题。 在所研究的214个美国金融机构的网站中,研究人员发现76%都存在设计漏洞,但是他们没有披露哪些银行存在问题。
研究发现,很多银行都将用户引导到第三方网站,在不安全的网页上弹出“安全登录”对话框,对社会安全号码、电子邮件地址的使用也存在问题。
Gartner分析师阿维娃-利坦(Avivah Litan)表示:“传统观念认为客户端是不安全的设备。这项研究指出,服务器端,也就是银行等消费者面对的网站,也是不安全的。”
一个大问题是:即使银行页面上的登录框有很好的安全防护,采用安全插座层(Secure Sockets Layer,SSL)收发加密数据,只要整个页面没有采用同一技术进行保护,这只会让判断网站是真是假更加困难。
此外,如果用户被引导到第三方网站时没有得到通知,他们就难以断定新网站的可靠性。他们可能习惯于在非银行网站的页面上输入个人信息,因而更容易成为“钓鱼”的受害者。
黑客们可能借此提供类似银行网站的页面,然后引导用户到罪犯控制的网站,而用户对此泰然接受就会受骗。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点击电子邮件中的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