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帮助中心
首页 | 红盾通告 | 信息中心 | ASP技术 | 数据库 | 网页设计 | 网管专栏 | OICQ攻略 | 墨客频道 | 网站运营 |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安全资讯 >> 正文
最新信息
·赛门铁克教你5招防御偷窥软…
·信息网络安全防护系统中云…
·比特币玩家们,醒醒吧
·微软停止提供Windows 2000…
·一组Linux服务器沦为僵尸网…
·韩国应对威胁 将培训3000名…
·流氓广告袭击《纽约时报》…
·苹果发布雪豹系统更新补丁…
·俄罗斯航天署称其官方网站…
·微软称新发现SMB缺陷不影响…
资料搜索
热点信息
·微软十月修补六个严重安全…
·网站仿冒欺诈行为再次出现…
·网络游戏《地狱之门》源码…
·IE出现更严重新漏洞 可以为…
·“熊猫烧香”病毒疯狂肆虐…
·微软IE升级进程非常缓慢 I…
·网络贩卖木马再次出现 学生…
·微软发布安全补丁乃双刃剑…
·罗马尼亚警方捣毁网络诈骗…
·微软停止提供Windows 2000…
推荐信息
·“熊猫烧香”病毒疯狂肆虐…
·卡巴斯基误杀致XP系统崩溃…
·微软四月恢复正常升级 下周…
·黑客隐藏恶意代码愈变老练…
·微软光标漏洞等七个补丁已…
·微软发布Windows Server 2…
·黑客已找出10处苹果软件漏…
·微软IE升级进程非常缓慢 I…
·德国网络强奸犯获刑10年 曾…
·网友利用漏洞狂领网易点卡…


Google
 
我国公民个人信息网络泄露已相当严重
〖来源:南方日报 | 编辑:Cloudy | 浏览:人次〗

  不久前,中国青年报与新浪新闻中心联合开展的一项有4003人参与的调查显示,39.8%的人经常收到电话、短信或者信件:确实是找自己的,但自己从未给这些机构或者个人留过联系方式;53.7%的人表示只是偶尔收到,表示从未收到过的只占6.5%(《中国青年报》6月5日)。

  “你不认识他们,他们却对你了如指掌。”无怪乎越来越多的人感叹,自己就像生活在透明玻璃缸里的金鱼,已经没有隐私可言。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张学东指出,“由于缺乏法律保护,我国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和滥用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这是一个信息时代,个人信息当然也是一种稀缺资源。据说在北京、上海等地,经常会有人叫卖诸如“老板名录”、“企业家手机大全”等。

  自从搭上网络的快车,“个人信息安全”就变得更加不确定。据报道,有一家号称拥有9000万人资料的“搜人”网站上,只要简单地输入人名,与之相关的电话、住址、工作单位、联系电话、MSN、QQ等立即显示在网页上。记得美国一位参议员曾说,在这个信息社会,私人生活正在成为市场上待价而沽的商品。

  个人信息被泄露不仅干扰了许多人的生活秩序,甚至个人财产和生命安全也受到威胁。在2001年,美国发生一起命案。少女埃米被一素不相识的男子枪击致死。凶手在案发之前从未见过死者,只是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一直在网上跟踪她,并获知其工作日程和日常习惯,最后在埃米下班途中伺机杀害了她。

  在我国,民法通则中虽然也有关于个人隐私的条例,但要真正利用起来却并不容易。这些条例不仅个别、零散、抽象,在现实中缺乏可操作性,而且,旧的法律系统在信息时代层出不穷的新问题面前,也已经漏洞百出。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方面的滞后,甚至成为西方国家设置贸易壁垒的又一个借口。某纺织企业老板在欧盟国家搜集客户信息时,就曾遭遇到了类似的阻止:“你们(中国)没有个人信息保护法,(我国)客户资料面临泄露的风险。”到目前为止,德、法、英、日等50多个国家都制定了个人信息保护法。

  可以说,个人信息缺乏法律保护不仅存在“侵犯隐私权”这样的内忧,甚至招来“贸易壁垒”这样的外患。尽管这两年来“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呼声很高,但仍没有被列入立法计划。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信息服务,就必须以法律为基础,否则,个人信息会有被扭曲、异化的危险。


录入时间:2006-06-12 19:42:04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特别声明: 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编辑人员,我们尽快予以更正。

Copyright © 2006-2014 0733168.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本站所收录信息、社区话题、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湘ICP备06008436号